“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,应该能够说:‘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’。”“做了我该做的事”是分内的事,是职责所在,“做了我能做的事”超出了职责的局限,是发自内心的主动行为,这就是“担当”。有作为,必担当,担当能让一个人逐渐变得优秀,让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好。
何为“担”,何为“当”,何为“担当”。“担”字原本写作儋,《说文解字》说:“儋,何也。从人,詹声。以背曰负,以肩曰儋。”何通荷,表担荷,指用肩膀担起东西,“担”就是敢于接受挑战任务,不畏艰难、不抱怨。“当”是一个形声字,《说文解字》说:“当,田相值也。”金文中,当的下半部分原本是土,后来都变成了田,用来表示两块田地相当、相等,“当”就是不推脱。“担当”就是我们主动承担下来的事,要不遗余力去实现。我们既能受起胜利的荣誉,亦能接受失败的教训;既能扬起旗帜高歌猛进,亦能承受组织不利之时的荆天棘地!
担当是对责任的补充与升华。担当是对责任的补充:责任是一个人分内的事,是应该做的,需要有责任心与责任感,而担当往往不一定是一个人应该做的,在面对事情时,他首先内心萌生一定的想法,在担当心理的驱动下自告奋勇地站出来,去承担自己分外的事;责任是对待自己分内的事,如果没有尽到责任,就是工作失职,会受到一定的惩罚,担当往往是超越事物本身、超越本职工作以外、能对组织带来贡献与智慧的行为,能创造超额价值,若因担当能力不足导致最终的结果不理想,担当人不会受到处罚,会通过反思总结去改进今后的担当行为。担当是对责任的升华,在责任的驱使下,个人会完成本职工作要求,要想把工作做得更好,需要担当意识发挥作用,只有心甘情愿地钻研进去,工作才能不断精益求精。
担当是一种勇气、一种魄力,是优秀人才必备的气质。当面对事情时,尤其是自身本职范围以外的事,有担当的人会从事件本身去考虑,认为这件事对组织、对大家有利,就会鼓起勇气把这件事承担下来,或许会意料到最终的结果可能不完美,但还是选择去做,敢于为更好的结果拼搏努力,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勇气。有的人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不敢讲更不敢尝试,生怕做错会对自身带来不好影响,遇事不躲避、愿意担当的人,会直面挑战,会在一次次的机会中锻炼自己,让自己逐渐脱颖而出,成为优秀的人,即使不能出类拔萃,也会让自己更加成熟、稳重,更有成就感。
担当意味着有时候会对现有制度形成一种挑战。制度的存在和意义是让各项工作规范有序,让企业效益尽可能最大化,随着制度实施的深入,执行人对制度的理解和运用从陌生到熟悉,也会对制度形成一定的认知。有担当的人也是“把工作放心上、把心放工作上”的人,会发现制度的缺陷并勇敢地提出来,这时担当对现有制度形成的挑战,会促进制度的完善与健全,是一种良性行为。工作中有些人不管自己能力如何,大事小事都汇报,或者明明知道有更好的想法和处理的办法,但就是不提出来,也不会建议,只按领导的旨意去办,看起来是尊重领导,实则是在规避责任,不敢担当。真正的担当是有时机和先决条件的约束,当执行者不能全面看待问题时,或者明知什么可为、什么不可为,就要严格按照制度办事,否则对制度的挑战都是匹夫之勇。所以我们只有妥善地处理好担当与“挑战制度”的关系,才能解决好担当要解决的问题,在不断地担当中,提升对事物的认知能力、判断能力,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,不断达成目标,不断“打胜仗”。
勇于担当,做企业栋梁。勇于担当是江苏禾木的企业精神之一,是企业选人用人的一个重要标准,也是个人自觉自发的行为,勇于挑担子,敢于揽责任,在逆境中能把事情扛起来,在顺境中能把事情做精,这是企业所需人才必备的一个要素。如果一名员工不担当或者担当能力不足,就不容易被组织委以重任,没有更多的获得晋升和提拔的机会。所有管理人员更要有担当意识和担当能力,若担当能力不足或者没担当,在工作执行中很多事情会很被动,甚至执行不下去,乃至不能满足下属渴望得到一个明确的要求或指示,让员工陷入心中没底的境地。担当与一个人的知识储备、业务能力、对事物认知能力有关,“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。”体现的就是一种担当,管理者没有担当就做不了决策,就无法领导团队“打胜仗”。个人和组织只有不断提升担当能力,才能不断地成长。
鼓励担当,鼓励作为。担当和作为是一体的,不作为就是不担当,有作为就要有担当,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”就是缺乏担当,倘若每人都为企业、为集体多想一点,行动上多一点,事情就很有可能做成功。每位领导都希望自己及下属,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或能力范围外,能通过自己的担当,为企业创造效益和价值,能有所作为。长期以来,企业领导一直提倡勇于担当,鼓励担当,只要是从事情本身出发,不带有个人私心,一定会把事情办好,哪怕最终结果不一定很好,企业也会理解和包容。现阶段,只要以企业和集体利益为出发点,容许担当人一定程度和范围的试错,思想包袱少一点,胆量行动多一点,当一个人开始担当、开始作为时,其实也是个人学习和成长的开始,培养担当精神,是每一个人努力的方向。
“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、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,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、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。”在日常工作中多一点担当,也是给自己多一个学习成长的机会,在历练中积累经验,增长才干。我们终将会发现,人因担当才会能作为、有作为,敢于担当才能大有作为,才能更优秀、更成功!